近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證監會相繼發聲,支持頭部券商做大做強,打造一流投資銀行。


二級市場上,券商股有所升溫。11月1日-11月15日,50家上市券商概念股均呈現上漲趨勢,其中,方正證券漲幅達23%,信達證券、中金公司、國聯證券、中國銀河、東興證券5只個股漲逾10%。


與此同時,有關券商“合并重組”打造一流投行的討論聲音漸起,也就有了中國銀河將與中金公司合并重組的傳聞,但隨后兩大機構雙雙予以澄清。


打造一流投行任重道遠,國內投行準備怎么干?連日來,近10家券商在業績說明會等場合,分別就如何打造一流投行、是否有并購重組意愿等公開發聲。


監管多次發聲打造一流投行,券商二級市場升溫


近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隨后,證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并研究貫徹落實措施。證監會提出,要加強行業機構內部治理,回歸本源,穩健發展,加快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11月3日,證監會再次發聲,將支持頭部券商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的投資銀行,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的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有著“牛市旗手”之稱的券商概念股不斷升溫。貝殼財經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11月1日-11月15日期間,申萬行業分類下的50只券商概念股可謂集體呈現上漲趨勢,平均漲幅近5%,僅首創證券1只個股微跌0.74%。


其中,方正證券以22.56%的漲幅位列第一,信達證券、中金公司、國聯證券、中國銀河、東興證券5只個股漲超10%。


如何理解打造一流投行的必要性?長城證券董事會秘書吳禮信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快速增長,對外開放全方位深化,“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我國資本市場日益融入全球化進程,支持頭部證券公司做優做強是快速提升中國證券業國際競爭力、支持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和市場化的戰略需要。


他還指出,目前,我國證券行業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中國證監會的表態旨在促進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和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切實履行央企控股上市證券公司的使命擔當。


對標國際投行,國內券商如何發力?


針對期待已久的“一流投行”,不少券商在多個場景中描繪藍圖,但表述各有不同。


比如,中信證券在2022年年報中寫道,公司的發展愿景是“成為全球客戶最為信賴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中國投資銀行”。


銀河證券則以“打 造受人尊敬、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投資銀行”為長期戰略目標。


中金公司時任首席執行官黃朝暉在2022年年報中提到,“2023年,我們將秉持‘以國為懷’初心,將中金戰略和核心業務的著力點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朝著國際一流投行的目標奮勇向前?!?/p>


“成為具有行業一流核心競爭力,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現代投資銀行”是東方證券的企業遠景。


國泰君安曾提出,向著“受人尊敬,全面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投資銀行”目標奮力奔跑;國信證券曾表示,加快公司轉型和業務發展,奮力實現“世界一流綜合型投資銀行”的戰略愿景;財通證券也指出,堅定“打造一流現代投資銀行”總目標。


不過,對標國際一流投行,多位業內人士提及,國內投行還有不少差距。


今年9月,中信證券總經理楊明輝公開表示,中信證券與國際一流投行還存在很大差距?!耙皇且幠sw量與國際一流投行差距大;二是國際業務占比較低,國際化競爭力依然不足;三是資產負債經營能力受限,抗周期波動能力不夠強;四是人才隊伍結構性問題突出,信息技術水平與發展有差距?!?/p>


連日來,在各大券商的業績說明會上,多家券商被追問,對于國家提出的打造一流投行的號召,公司有何舉措?


第一創業指出,公司全資子公司一創投行堅持“聚焦區域、聚焦產業”,全力把握全面注冊制的改革機遇,尤其是在股權融資業務方面,債權及結構化融資業務方面采取相關舉措,同時積極拓展科技創新債、綠色債、鄉村振興債、公募REITs等創新業務。


國信證券表示,相關會議精神、鼓勵政策在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同時,對證券行業進一步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優化布局,強化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將融入經濟發展大局,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及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


東吳證券董事長范力指出,公司堅持以建設規范化、市場化、科技化、國際化現代證券控股集團為發展愿景,以“堅持根據地、融入長三角、服務中小微”為戰略導向,積極搶抓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機遇,加大服務實體力度,加快財富管理轉型,持續提升風險合規管理水平,各項業務經營穩步推進,行業影響力逐年提升。


招商證券執行董事、總裁吳宗敏指出,一方面將繼續著眼于中長期現代化投行轉型建設,落實好數字化轉型、客戶經理制、羚躍計劃等各項戰略舉措,練好“內功”,另一方面儲備和培育好優秀企業的IPO項目,將項目做扎實,為行業恢復性增長做好準備。同時堅持全產品發展的業務策略,進一步強化再融資并購重組、公募REITs等業務的布局。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也就合并重組的猜想作出回應,中國銀河將與中金公司雙雙澄清合并傳聞之外,第一創業表示,公司與首創證券不存在合并重組事項,公司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東興證券也指出,公司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此外,方正證券被問及中國平安成為公司實控人后解決平安證券和方正證券等同行業競爭問題方案,對此,方正證券董事長施華表示,方正證券正與各方一起,嚴格依照金融監管部門的規定、指引,開展相關工作。后續有新的進展,會及時披露。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